进口检测仪抢占国内市场 国产仪器出境堪忧

时间:2015-05-21 浏览:人 作者:

从第十八届北京科博会“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技术服务推介会”上了解到,当前我国检测仪器产业尚处于“夹缝中求生存”状况。国内企业同质化竞争、国外隐性技术壁垒制约、盲目采购国外仪器等因素,使得大量高价进口仪器长期占据中、高甚至低端市场,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产仪器发展。

逆差不断 三年总计超500亿美元


检测仪器相当于隐性的军工行业,其创新、制造和应用水平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科技和工业水平,检测仪器涉及医疗、环保、食品安全等诸多领域。记者了解到,长期以来,进口检测仪器一直占据我国主要市场,分布在、省级、地市级实验室,以及高校和相关企业中。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李跃光介绍,近年来,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之间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。2012年到2014年,逆差分别为170亿、166亿和177亿美元。

进口仪器未来采购量巨大

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4年,我国仪器仪表全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4116家,近1100家主要企业是仪器仪表协会会员单位。“行业规模小,专业分散,有95%的企业年营收在亿元以下,没有过10亿元的企业。绝大部分企业的产品集中在低端,还处于'满足于自己过小日子’的阶段。”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秘书长闫增序说。

记者了解到,在检测仪器领域,岛津、安捷伦等外资企业长期占领我国市场。功能、参数几乎相同的实验室检测仪器,进口价格虽然相较国产的高出近50%,但因其性能稳定、检测数据精确、售后服务健全等因素仍成为客户首选。原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邓勃认为,花少的钱买到能满足分析检测需要的仪器是购买原则。未来几年间,我国检测机构(实验室)、工业项目、重大科技专项(集成电路)、新药研制还将采购大量进口仪器。

国产检测仪器处境尴尬


多位受访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目前国产仪器企业基本以研发、销售、售后三个团队组成,发展较好的企业,研发投入在其年产值的6%到7%之间。业内认为,低档同质化竞争、招投标“遭排挤”、国外隐性技术壁垒制约等因素造成当前国产检测仪器处境尴尬。

简单模仿、照抄实物


大部分国产仪器处于低档同质化竞争状态。北京海光仪器公司总经理杜江认为,大多数国产仪器企业在走“低价格市场竞争”的路线,对产品成本投入不够,工艺水平较差。企业为了降价争夺市场,降低采购零部件成本,加之我国精密加工和元器件产品基础薄弱,直接影响仪器的检测能力,反映在仪器稳定性不高。

热门推荐

Copyright © 2021 德察尔(上海)实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7011456号-1

微信公众号